來源:中國網信網綜合時間:2020-08-15 18:03
城市的智慧化水平是城市發展水平與核心競爭力的重要體現。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考察時強調:“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廣闊。”這一重要論述,為助推智慧城市建設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在各部門協同推進下,地方持續創新實踐,我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目前,我國95%的副省級城市、83%的地級城市,總計超過500座城市,均明確提出或正在建設智慧城市,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不斷提升城市治理現代化水平、提高政府的服務效能、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力。
精細高效 城市管理裝上“智慧中樞”
河北省唐山市數字化城管系統
城市管理類事件處置的快慢,直接影響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運用更現代的理念、更科學的方式、更管用的手段,促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助于打造百姓安居樂業的幸福之城。
“衛國路路邊一處水井蓋破損。”日前,在河北省唐山市衛國路附近,王潔發現路邊下水井蓋破損,及時將手機拍攝的照片配上文字上傳至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臺。
在唐山,像王潔這樣的一線數字城管巡查監督人員有150名。他們每天在網格內開展巡查活動,通過“城管通”設備對城市管理問題快速定位并及時上報,實時反饋至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臺,立案派發到4個區分中心和各相關單位進行處置。
依托“互聯網+大數據”,唐山市對中心區140平方公里范圍內的城市“部件”進行了數據普查,完成對城市管理116類、54.8萬個“部件”的精準確權和數據信息采集與入庫,并將城市公廁、修鞋、修車、配鑰匙、公共菜市場等點位制成了電子地圖,供市民查詢,形成了一張包括“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安居樂業”的數字化便民服務信息網。
日前,在唐山市交警支隊指揮中心,民警正在通過智慧交通系統對執勤警力進行實時調度。河北日報通訊員 陳少鵬攝
去年,唐山市數字城管平臺完成升級,融合了市政設施、環衛作業、戶外廣告、路燈照明、地下管網、渣土運輸、城市井蓋、違法建設、市政揚塵等9個子系統,共享接入了市中心區“雪亮工程”高清視頻監控點位1400余個,實時查看各路口、路段、商圈等關鍵點位的市容環境問題,為城市管理聯勤聯動增效賦能。
截至目前,唐山市數字城管巡視監督范圍增至187條道路,總長度801公里,將公園、廣場、外環、公廁及背街小巷納入巡視范圍,基本實現全覆蓋,形成了“城市治理一張網、督導指揮一幅圖、協調聯動一平臺、便民服務一窗口”的全新城市管理系統。
智能“閃辦” 政務服務跑出“加速度”
北京石景山區群眾在綜合智能自助機上體驗辦事智能服務
2019年以來,全國各地紛紛加快數字政府建設工作,從現場辦理到網上辦理,“互聯網+政務服務”新模式悄然興起。
近日,北京石景山區在區級以及各街道政務服務中心設置“政務自助區”,開通7×24小時智能自助服務,800余項區級政務服務可實現自助辦理,建成了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圈”,率先實現全時就近辦政務。
辦事人員通過智能流轉柜“隔空”送材料
家住蘋果園的劉女士從事醫護工作,工作日很難抽出時間,石景山區24小時政務服務自助圈建成后,她晚上下班來到街道政務服務大廳,通過自助機在網上申報了“護士執業變更注冊”業務,按要求將原始材料放置到“智能流轉柜”中,第二天就收到了EMS寄遞的審批件。她高興地說,“這么快就把事情辦好了,這些舉措真的很快捷、很方便。”
石景山區政務局局長孫明磊介紹,辦事人員可以通過電話、網絡等多重渠道提前咨詢,把需要辦理的業務了解清晰,去就近的綜合智能自助機上申報,對于需要原始簽章材料的,可以將材料放置到智能流轉柜中,政務服務部門流轉人員會第一時間將文件取出,流轉給后臺審批人員及時審核,審批結果可通過EMS寄達辦事人。
為提升服務中央單位和駐區部隊能力,石景山區也在這些單位周邊社區布設自助服務機。接下來,石景山區還將在首鋼冬奧園區、科技園區、樓宇和部分社區布設自助服務機,擴大24小時自助服務圈范圍,不斷提升群眾辦事的便利度。
數字賦能 經濟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杭州城市大腦運營指揮中心
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技術推動,而技術的研發離不開高新技術企業的參與。不同企業的合作與競爭是智慧城市建設能夠長遠發展的重要一環。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首席經濟學家李鐵認為,智慧城市的建設不能脫離市場。
廣泛的社會應用和需求、激烈的市場競爭,迫使企業不得不提高研發的投入,改進技術,提升競爭力。李鐵指出:“智慧城市的建設可以由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政府根據市場規模和企業的技術水平來選擇購買服務。”
騰訊云發布“WeCity未來城市”
近年來,騰訊、華為、阿里等知名企業紛紛投入智慧城市領域,對推動智慧城市建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19年7月,騰訊云正式發布“WeCity未來城市”品牌理念,如果一個城市現階段無法提供大規模的資金投入建設,那么通過“生態化的多元應用”“敏捷化的通用支持”“集約化的基礎設施”來實現以用戶為中心的智慧城市建設。
2020年,華為基于自身在聯接、智能兩大領域的技術優勢,結合不斷積累的案例實踐,提出“1+1+N+X”智慧城市解決方案,主張“用簡約驅動智能普惠”,依托安全可信的全棧化產品,融合的城市基礎IT資源,開放敏捷的平臺化能力,提供簡約化應用場景,實現社會普惠化的智能服務。
杭州城市大腦的技術支持就主要來自阿里巴巴集團旗下云計算及人工智能科技公司阿里云。今年以來,杭州市西湖區與阿里云深度合作,成立“城市大腦”專班,建設智慧城市的數據共享云,全力打造數字云棲。一季度,西湖區實現數字經濟增加值117.1億元,同比增長36.5%,占GDP比重達37.2%,增速排名全市第一。